闹腾多年的“港人北上”潮还没散去,“港人回流”潮却已经暗流涌动。在内地CPI指数一路飙升,港元越来越“不值钱”之下,港人在内地消费不仅不能出手阔绰,反而感到囊中羞涩,去年下半年开始纷纷回流香港消费,部分港人甚至回流香港居住。
往年春节期间,在深港两地主要关口,人潮涌动是北上的队伍,大包小包的港人络绎不绝地北上探亲;今年似乎相反,拖男带女的港人走的是南下香港方向,加上从珠三角各地蜂拥而至香港消费的精明“老广”,隐约形成了“一江春水向南流”的热闹景象。
港人回流潮去年渐显现
家住深圳蛇口的香港人李先生,和妻儿在深圳已经居住了8年,如今正在准备回港生活。李先生是中港货柜司机,他说,以前由于香港生活成本太高,所以举家迁到深圳来。一开始感觉还不错,100港元能换116元人民币,每个周末都会带家人出去游玩或者吃大餐。不过,去年起感到压力大了,不仅100港元只能换到85元人民币,物价更是飞涨,深圳不少东西价格甚至比香港还贵二三成。巨大的开销让他决定,节后就带妻儿返港生活。
像港人李先生这种情况的,如今越来越多。据了解,这股港人“回流潮”从去年中开始出现,下半年逐渐增多,已经成为一股暗涌。
究竟有多少“港人回流”,无法确切地了解。但据香港媒体分析,2009年约有21.8万港人在内地工作,2010年估计下降了一成多,剩下约18万人左右,两年相差约3万人左右,恐怕大多数是回流者。
“回流潮”以中老年居多
记者采访中发现,由于生活成本增大,香港“回流潮”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。在“港人回流”潮中,93岁的潘焕金婆婆恐怕是最典型的回港定居者。
13年前,潘婆婆带着几十万港元的毕生积蓄回广州时,打算“叶落归根”,终老故土。但近两年来,内地物价上涨,港元又飞速贬值,在双重压力下,潘婆婆的积蓄快速用完,去年7月的一天,身患疾患的她不得已告别在广州的亲人,孤独地走上了返港之路。
来自香港工联会的消息称,近年来,处理港籍老人返港求助个案不断增多,2008年只有90多宗,2009年就增加到110宗,2010年估计不会低于200宗。
工联会的有关负责人说,究其原因,都是物价惹的祸。去年以来,受内地物价上涨加快、人民币升值等多方面因素影响,生活在深圳的大量香港老人,已经明显感觉到经济上的压力,尤其是一些日用消费品,折成港元价格比香港还高。
港人内地置业数量下跌
去年以来,港人在内地置业的热情急转直下,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港人“回流潮”在暗涌。置业国际集团对港人去年上半年楼市投资情况的调查显示,去年上半年香港投资者在内地置 业 的 单 位 数 量 下 跌 至7900-8900个。其中,港人在深圳置业的宗数仅约2000-2200个,比前年同期减少近一半,为该调查十年来最低。
前不久,记者在深圳调查采访时也发现,由于物价上涨,不少之前选择在香港工作、在深圳生活的部分香港人也开始“撤出”深圳。一些港人还纷纷卖掉自己在深圳的房子,重回香港生活。
回流港人也遇尴尬
来自香港方面的消息称,这次港人“回流”还仅是暗涌而已,没有成为一股潮流。但是,回流港人也遇到不少尴尬。
据本地媒体报道,大部分从内地回流至香港的港人,多数是因为出现经济困难,例如花光积蓄的老年人、不堪重负或者失业无助的打工者等。此外,也有因为患病而回到香港的长者,因为可以享受香港的医疗福利,无须在内地再花一大笔钱治病。
“但这些人回港之后普遍都会遇到一个尴尬的局面,你们称这是‘夹心’状况,但我会说他们走上‘绝路’。”香港社区组织协会的一位干事解释,不少在内地遇到困难的香港人,以为回到香港可以依靠政府,但其实香港的福利制度并没有成为安全网。